太惊艳了~10月8日首发Durston X-Dome 1P+帐篷,985克双层自立帐、单人超大空间、价格仅是粗笨1/2、双层帐避免冷凝等等。
引言
Dan Durston在国庆后的小长假重磅推出了X-Dome1+,目前是预售模式,从官网放出的图片、详细参数以及油管视频来看,有意思的细节点远超预期,接下来,让我们来聊聊这些细节。
概括总结: 1 - 1.5人双层自立帐,超轻、超大 2 - 外帐外挂式设计,可迅速搭建、便携 3 - 双Y型支撑结构设计、空间大、稳定性好 4 - 可使用登山杖辅助支撑、加强稳定性 5 - 最新的聚酯纤维面料、更轻量化的聚酯纤维
#
1 -「1.5人双层自立帐」说到轻,首先要具备相同维度且维度很实用,然后在列出重量进行比较,这样才具有参考价值。 毫不夸张的讲,对于市面上同时具有如下特点的帐篷,Durston X-Dome 1+确实轻的很难想象,在追求轻量化的同时,兼顾了四季/恶劣环境玩家的使用需求,而不是一味追去轻量化。
第一、双层设计。内外账可分离使用,可单独搭建,一方面可以只携带外帐场景使用,另外一方面方便单独清洗。同时很重要的一点是,一定程度减少了冷凝水的出现,内外帐热交换更好,避免内帐冷凝问题,尤其是在大风天气水珠更容易滴落。对比,MSR胡巴为代表的双层轻量化帐篷单人版950克,X-Dome与之相近。
第二、1.5人帐底空间。帐底面积加大(梯形非平行四边形),一侧直角边,一侧斜边,可以放入两个水滴形气垫,适合单人出行使用,极限可以睡两人。帐底面积完全大于单人胡巴,1.5人对于单人徒步玩家非常实用,尤其是地面有雪或者泥土的场景。
#
2 -「外帐外挂式设计」外挂式的设计,可有效减少帐篷搭建时间和收纳时间,如果遇到下雨、下雪、大风等天气,可以迅速搭建避免长时间暴露在无遮蔽场景,减少可能遇到的危险。
目前,笔者使用的是BigSky Chinook 1Plus帐篷,几乎搭建时间是非外挂式的帐篷搭建时间1/2。外挂式帐篷国内有三峰出太极2、山之泉听泉单人(仿BigSky)、韩国BackCountry、Hilleberg Soulo等等,越来越多的玩家开始选择外挂式帐篷,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会牺牲结构强度、增加面料拉力,但大多数场景搭建效率是最为主要矛盾。
X-Dome的外挂式设计十分像胡巴“外挂”版,图片上来看,挂扣的选择更像BigSky的挂扣,品质看起来不错,外挂式结构十分考验挂点强度和扣具在低温情况下的状态。
#
3 -「双Y型支撑结构设计」双Y结构属于鱼脊帐类型的一种,解决了鱼脊帐头脚两侧的上层空间狭小问题,也增强了侧面的结构稳定,相对重量没有增加太多,属于用极少的重量换取了结构的稳定性。
双Y结构的典型代表就是经典的MSR胡巴系列帐篷(包含普通班、骑行版、高山四季版等等),以其良好的结构和重量,在市场上赢得了广泛的好评,2024年底即将发售最新的LT版本,更轻、帐底面积更大、Y型支柱更高等等细节更新。
在10.8号之前官网的示意图是交叉杆(类似于竞争对手TarpTent的Arc-Dome,之前两方对第一原创有过争论),结果双Y结构一出直接被惊艳到了,有点虚晃一枪的感觉。实际双Y所用的帐杆材料更少,重量更轻,中间添加了一个横向支撑杆,加大两侧的顶部空间,坐在帐篷内更宽敞。
#
4 -「可使用登山杖辅助支撑」无论是双Y、双交叉杆的帐篷,由于长边的两侧长度大于短边,相对来说侧面的结构不如“头脚”两侧更稳定,侧面抵抗大风的能力降低。
知名帐篷设计厂商的SlingFin Portal2帐篷,两侧门厅都可以使用登山杖辅助支撑(不确定是否是第一个这样使用),加强了两侧的结构稳定性,尤其适合极端大风天气,户外难免不会遇到大风天气,而往往大风天气才是帐篷的终极“杀手”。
X-Dome的这一设计基本与Portal2设计相同,在门厅的顶部内侧都有一个可以套住手柄的套子,取代了之前使用仗尖套(可能是为了更好的支持登山杖斜向使用)。
与Portal2不同的是,X-Dome支持斜向支撑,这样既不影响出入帐篷的路径,又能一定程度上增加稳定性,这一点确实是Dan很有心思,第二个被惊艳到的点。
#
5 -「最新的聚酯纤维面料」Dan一直是聚酯纤维面料的倡导者,抛开所谓的耐久性而言,聚酯纤维相对尼龙的优势是不易吸水、速干性更好、吸水不易膨胀,这些对于塔帐而言尤为明显。
第一、不易吸水、速干特性。
第二、不易膨胀。外帐吸水并膨胀之后,最大的影响就是帐篷本身的结构稳定性,帐篷的面越紧绷稳定性就越好,对于非自立帐表面的拉力十分重要。
第三、更轻量。当我咨询是否有UltraTnT或者DCF版本的X-Dome时,Dan回复了我关于新版面料的革新,相比上一代轻了20%,更近一步接近粗笨的单位面积重量,可以期待不久的将来X-Mid系列又将进一步减轻重量。
总结
如果你是一个资深徒步玩家,深切了解自己的需求,那么请着重考察「外挂式」、「双层帐篷」、「单人Plus」、「登山杖辅助支撑」这些维度,来仔细对比并选择适合自己的帐篷,如果这篇文章能帮助你做出一些取舍,那么就达到了我的目的,也许X-Dome并不适合每个人,如何选择一顶帐篷才是真正的收获。如果你是一个颜值控,那么请一定多关注Durston Gear的产品,总是会有惊喜。
附加说明
在油管视频中,Dan使用MSR胡巴和X-Dome做对比,将水袋至于帐篷顶部中心模拟大雪覆盖场景,胡巴明显支撑度不够好。第一、X-Dome使用的是Easton Carbon 3.9碳纤维帐杆,MSR胡巴使用的是Easton® Syclone™ Poles,官方说法是后者更重,强度更高,明显X-Dome不是胜在帐杆粗细上。第二、两侧Y型的三交叉节点,明显X-Dome更高,从结构上来讲分散到两侧的力更多,当然最新版胡巴LT也将其升高。第三、不确定视频中的X-Dome是否使用了登山杖辅助支撑,按照后来多出胡巴x3的能力来讲,应该是登山杖作为辅助支撑了,以上仅个人分析。